
這本書,中文譯名:穩健理財十守則
三民書局購書(金石堂和博客來缺書中)
作者:莫基爾
這是漫步華爾街作者簡化版的著作,全書分為三部分,第一部份,投資入門,有三要點(開除你的投資顧問、認識四大投資類別、瞭解風險與報酬的關係)
第二部分,是全書的重點,列出十大守則,分列如下:
守則一 現在就開始儲蓄:時間就是金錢
守則二 持之以恆:規律儲蓄是致富的不二法門
守則三 有備無患:保險和手頭現金
守則四 善用各種節稅管道
守則五 資產組合應搭配個人性格:如何配置你的資產
守則六 分散能降低風險
守則七 錙銖必較:別讓費率吃掉獲利
守則八 尊崇市場智慧
守則九 指數基金才是贏家
守則十 別和自己過不去:擺脫投資人的笨把戲
第三部 投資計分卡
莫基爾在1973年漫步華爾街一書即提倡指數化的概念,其本人也擔任先鋒管理公司的董事,因此書中的建議,如現金、股票、債券、不動產等,都建議用先鋒的共同基金,書中一再強調的概念是,投資要保持簡單,建立良好的資產配置,即可以達到目的。
牛頓曾說過,「我能計算天體的運行,卻不能計算人類的愚蠢」,書中簡單介紹鬱金香狂熱、南海泡沫、網際網路的狂熱等,對於投資,往往在於最熱情的時候,就是泡沫的開始,但似乎人們總是會忘記這樣的教訓,總是認為「這次不一樣」。
書中對於當今的投資型保單(變額年金)有很大的批評,作者認為,簡單就好,定期壽險,尤其是可以展延的壽險,就已經足夠,多餘的錢,就應該放入投資。
守則四,節稅管道對於台灣人來說,國情不同,意義不大。
接著進入主軸,資產分配的原則是要睡得著,因此股票和債券的比例首先取決於風險承受能力與安睡點,資產不應該將工作與投資綁在一起,就像安隆案或是世界通訊的員工,那悲慘的結局就是最好的證明。
尤其作者本身是美國人,對於外國資產的分配比例較低,個人就比較贊同綠角先生提到的將全球分為四大區域(美國、歐洲、亞洲、新興市場)來投資,持續以恆的投資,不論外界多悲觀,金融新聞或是世界新聞多糟,都不應該中斷投資。
至於費率的部分,不論是伯恩斯坦、約翰柏格等人都一再強調費率的重要性。觀諸國內基金動不動就是1.5%的管理費用,先鋒基金的低費率與追蹤指數的能力,就令人為國內基金覺得汗顏了。
沒有人能夠總是預測市場,大家常說,我買的是去年績效最佳的基金,但卻忘了補上一句,我是今年買的,巴菲特與彼得林區的特例固然非凡,但三四十年前,有人曾能預先知道這兩個年輕人未來非凡的成就嗎?
這是一本很輕巧的書籍,可以在半天之內就看完,但對於投資理財深入淺出的介紹,是很值得再讀的書籍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