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這本書,中文譯名:智慧型資產配置
作者是美國醫生william Bernstein(伯恩斯坦)
他還有一本姊妹作品:投資金律,也很值得一看。
作者提到傻瓜投資組合,每年只要花三十分鐘,就可以完成資產配置。--包含,各四分之一的美國小型股和大型股、外國股票基金以及美國短期債券,並推薦先鋒基金。
作者列舉很多圖片說明,只要在股票中加入少量的債券,就可以使風險戲劇性的降低,始終不變的堅持自己的資產配置,比挑選「最佳」配置更為重要。
國際化的投資在於分散風險,因為我們都會對最近的趨勢無限期的推展到未來,想想80年代的日本股票、世紀末的美國網路股,是否如今的新興市場也是未來泡沫的開始呢!這種「時近效應」正是資產配置要特別注意的部分。
國際化的投資在於分散風險,因為我們都會對最近的趨勢無限期的推展到未來,想想80年代的日本股票、世紀末的美國網路股,是否如今的新興市場也是未來泡沫的開始呢!這種「時近效應」正是資產配置要特別注意的部分。
對於主動型基金,作者提出四層成本:費用比例、交易手續費、買賣價差和市場衝擊成本。尤其是衝擊成本最難估計,因為它來自鉅額的股票交易時。因此作者提出指數化的概念,也就是buy and hold(買進並持有)。對於年輕人來說,他應該要祈求是漫漫熊市的到來,因為時間將治療所有資產類別受的傷害。在壞的年份投資反倒是上帝的恩典。
富蘭克林坦伯頓基金的創始人約翰坦伯頓爵士曾說過,英語中最貴的四個字就是「這次不同」(this time is different),但還要加上五個最笨的字:「依然是牛市」(the bull market remains intact )。資產配置的過程中,需要定期不斷的重新平衡,但當投資資產到不佳的區域時,必須忍受報酬不斷的降低,但最終會有回歸平均數的時候。買進的最佳時機,往往都是看起來最無望的時候,想想2008年的金融風暴,對照如今的狀況,猶如巴菲特所言,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,會有不錯的報酬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